脑卒中瘫痪患者要怎么护理
来源:慈善医院 更新日期: 2016-08-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认识到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往只重视急性期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和康复的重要性,使患者的肢体功能能最大限度恢复的做法已经在逐渐摒弃。我院将现代康复的理念、技术和早期临床护理相结合,对多例脑卒中瘫痪患者,在入院6周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的早期介入,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的依据 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为患者今后肢体康复和回归社会奠定基础。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肢体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结合患者的肢体功能受损程度和内容、合并症、年龄、体质、心理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遵循循序渐进、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安排合理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内容。
一、早期临床护理
头转向患侧,一个枕头置于肩下面,保持肩部向前抬起。上肢放在枕头上,肘和腕伸直。掌心向下,大拇指和手指张开。一个枕头置于髋关节下面以防止骨盆缩回或向后降和腿向外旋。如果腿完全无张力,放一个小枕头在膝关节下面,使它保持稍屈曲,避免腿外旋。一个软枕头置于足底,防止下垂僵硬。
1、按摩
按摩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入深、由慢而快,2次/d,每次20 min。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
2、被动运动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运动的顺序是先上肢后下肢,上肢的顺序是肩、肘、腕,下肢的顺序是髋、膝、踝,主要是各关节的屈曲、伸展和抬举活动。
3、主动运动
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随意运动的诱发。
4、床下训练指导
出血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其中,站立对于行走是最重要的。
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可指导患者进行刷牙、进食、穿脱衣服、拨算珠、捡豆子等自理活动。
二、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
1、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顾,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尽早恢复肢体功能和减轻因疾病导致的心理创伤。患者神志不清时,应及时和家属沟通,详细说明脑卒中所引起的后遗症的严重性和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并指导家属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疾病。
2、床上锻炼期
休息时注意良好的肢位摆放;对于尚无主动运动的肢体进行屈曲、伸展和抬举等被动活动;对于已经有部分活动的肢体在被动活动的同时鼓励主动运动,练习抬举和屈伸。练习缓慢抬头运动,待有力时练习仰卧起坐,以练腹肌,再练习平稳挺胸,挺起腰部,并配合按摩肢体20 min,每日2次。锻炼 1~2周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3、坐位平衡至站立期
在床上坐位练习后,再扶患者于椅上,练习不用手扶能坐稳,逐渐增加坐的时间,能坐稳后,练习扶床架站立、坐下,再站立,反复练习,因膝关节无力站稳时,可在膝前床肢上缚一带软垫的木板。患者在此期上肢出现痉挛和连带运动,进行抗痉挛手法拉开各个关节抑制连带运动,同时强调上肢的主动活动。锻炼1~3周坐稳后可逐渐进行站立训练。
4、站位训练期
3~4周后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和肩同宽,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患者肩关节协助患者站立;锻炼1~2周坐稳后可逐渐进行行走训练。
5、行走训练期
5~6周进行步行锻炼,锻炼时注意姿势。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至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
程序化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得到正规康复,充分挖掘恢复潜能,出院后功能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改善,因而在脑卒中瘫痪患者中和早进行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不要一味地强调患者的主动运动过程,使患者形成不良姿势,影响患者后期康复的进程。
温馨提示:365bet体育在线开户医学康复中心借鉴国外康复医学成功经验,引进现代康复理念和尖端康复技术,采用人文康复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家庭情况提供全程“无陪护”服务,全天候对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医疗、康复和生活全环节服务。[在线咨询]
?上一篇:人们对脑中风的认知误区
下一篇: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家庭康复疗法